诸羊黄昏 作品

第116章,大开工学的上升渠道,学好数理化,走遍天下才不怕!

朱元璋沉吟片刻,眉头紧锁,目光如炬地盯着李明:

“那你的意思是……”

李明微微一笑,负手而立,衣袂在微风中轻轻摆动:

“意思很简单——将奇技淫巧、工匠八门,也纳入到科举里内容。+暁`税!宅+ ^已.发¢布_醉^歆~璋-劫′学子们可以选读圣贤书,也可以钻研工学技艺。如此一来,天下英才各展所长,岂不美哉?”

朱元璋不由得沉吟:

“这……”

他确实是已经看到了这所谓工学的好处,但问题是,他也不舍得放下儒学的好处……

儒学纵然有千般的不适,但作为这片中华大地上唯一一个绵延了千年的茂盛学派,儒学有一个最大的优点,那就是适合统治。

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套用来管理这个偌大的帝国,实在是再适合不过了!

而从这个角度上看,其实李明想的也已经是非常的妥帖了。

他并没有说直接放弃儒学,而是选择让工学和儒学并存。

而朱元璋呢,他也觉得这种方法很好。

但……问题是,某些人不会赞同的……

儒学和工学,想要并存,太难了……

徐妙锦站在一旁,纤纤玉指绞着帕子,眼中闪过一丝犹豫。

她虽崇拜李明的“实事求是”学派,但她骨子里仍是个文人,对圣贤书的推崇根深蒂固。

听到李明这么说,她忍不住轻声说道:

“可圣贤书才是天下人心中的典籍啊……工巧之物,终究是末流,如果没有儒学经典来正人心,那我们,我们……”

她的声音轻柔,却带着一丝执拗,仿佛在为心中的信仰辩护。

李明转头看向她,目光温和却坚定:

“这位姑娘,你说的确实都是对的,儒学在维护国家的统治方面,在维护社会的稳定方面,在维护整一个民族统一的方面,确实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,但问题是,儒学限制了其他学科的发展,这是我所不能接受的!”

说到这,李明看向了朱元璋:

“张老爷,我且先问问你,儒学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之后,成为了天下公认的第一学派,自那以后历朝历代都把儒学当做了唯一的正统,可是,那些朝代现在又在哪里呢?”

朱元璋微微皱眉:

“你这是……什么意思?”

李明呵呵一笑:

“我的意思难道还不明白吗?那些朝代跟汉朝一样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,到最后的结局还是化作了一抔黄土,可见儒学对于一个王朝而言,只有锦上添花的作用,绝无雪中送炭的好处!”

朱元璋眯起了眼睛。*如?雯-枉¢ ·已¢发`布,罪¨新`章,截*

好像还真是啊……

李明又转头看向了徐妙锦:

“还有这位小姐,你身上穿着这衣服华丽无比,头上的簪子更是光彩耀人,这两样,难道是儒学造出来的?”

徐妙锦顿时语塞:

“这……这当然不是……”

李明点了点头,状若恍然:

“那你每天吃的饭也一定是儒学种出来的吧?”

徐妙锦愈发的尴尬:

“倒也不是……”

李明笑容愈发的灿烂:

“那大明之下,华丽宫殿,弓箭盾牌,坚硬甲胄,有哪一样又是儒学造出来的呢?”

徐妙锦脸色已经有些发白了:

“这些东西当然没有一样东西是儒学造出来的,可问题是儒学的作用不是在这啊,儒学本身就是……”

李明却根本不愿意给她说完的机会:

“你说的太对了!你身上穿着衣服,头上戴的簪子,平日里吃的饭菜,还有大明用来护国的坚船利炮,这些东西都没有一个是儒学造出来的!衣服是女工做的,饭菜是农民种出来的,舰船利炮是工匠做出来的,可是他们却连最为基本的尊重都得不到,甚至还要被那些儒学大家鄙夷,这是不是有点太不公平了?”

哪怕是徐妙锦受过十八年的儒学教育,眼下也是多少有点遭不住:

“确实是有点不公平……”

看到自己闺女都变成了这副样子,徐达赶紧开口:

“诶诶诶,小李!说儒学都说儒学,你逮着我姑娘说起来干啥?没完了是吧?”

他奶奶的,儒学工学咱不懂,可是咱要把闺女往你家送呢,你个憨货怎么还往外推呀?

李明摆了摆手:

“抱歉徐叔,是我孟浪了。*k^e/n′y¨u`e*d\u/.′c`o!m?我的观点其实很简单,儒学用来统治国家确实好用,但是绝对不应该独尊儒术,而是应该有一些竞争,最起码工匠们应该得到足够的尊重,这样一来老百姓们才会把自家的孩子送去学工匠,咱们大明也才有更多懂行的工人,能够来制造神兵利器!”

他顿了顿,又补充道,“况且,不仅

仅是工匠,就连武法,也该纳入科举之中!”

“武法?!”徐达和蓝玉异口同声,眼睛瞬间亮了起来。